作者:周友寿,正高级教师,青海省西宁市西川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,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,全国首届朱正威中学生物奖教金获得者,青海省“昆仑英才教学名师”,西宁市周有寿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、市名师名医名家名匠(生物学科)工作室主持人,出版著作3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
创建品牌不仅仅是企业所需,更是学校快速提升办学品质和品位的有效路径。在2024年全国新时代“终身学习品牌项目”评选中,青海省西宁市西川中学的“西源读书会”成为全省基础教育唯一入选项目。该项目品牌不仅体现了近年来西川中学积极倡导“终身阅读”理念所带来的新提升,还呈现了全民阅读、终身学习给青藏高原古城带来的新生机。
品牌建设,制度先行
自建校以来,西川中学就一直积极打造书香校园,全面营造师生共读、家校共育的校园文化氛围,“让读书从一时间的热度,变成一辈子的厚度”。
2019年,西川中学成立了“书香盈袖”读书会,2023年更用现名。西川中学党支部高度重视“西源读书会”品牌建设工作,通过明确责任主体,层层落实工作任务,制定了“西源读书会”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、“读书节”系列活动方案、“终身学习周”系列活动方案等,确保西源读书会的顺利运转,为师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阅读环境。
创新形式,延展载体
读书分享活动促读。自西源读书会成立以来,西川中学着力搭建多个读书分享活动平台,促进学生深度阅读。例如,与西宁市图书馆、青海省读书会联合举办了“‘阅’享秋日,‘书’你最美”读书分享会,学生的相关作品荣登青海读书会、人民日报等公众号;与青海民族出版社举办“书上的青海”读书分享会,通过作者与师生的互动交流,激发学生探索青海本土文化的好奇心;联合西杏园社区开展“最美‘四月天’书香能致远”阅读分享等各类活动。自西源读书会成立至今,已开办主题读书分享活动50余期,每年师生人均深度阅读书籍12余册。
读书专题活动促读。在西川中学的“和润”课程体系建设中,明确提出“读书为要,体艺并举,生态为重”的校本特色课程研发方向,形成以读书为先导的各类专题阅读活动。例如,开展“少年正是读书时”读书汇报册制作活动,引导学生调查家庭阅读情况,倡导与践行亲子共读,并向社区发出读书倡议;推动深度阅读,多渠道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名著名篇,建构自我阅读经验,夯实阅读鉴赏能力;开展名著主题班刊设计活动等,别出心裁地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;开展“情回三江源,文载黄河心”跨学科阅读活动,以“贵德黄河旅游节”为主题,从规划旅游路线、策划宣传海报到制作黄河故事集、创作黄河主题诗词,再到设计民族服饰、文化图腾,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深入挖掘黄河精神,延续历史文脉,坚定文化自信;开展“春日念英魂,少年承遗志”阅读活动,从《邓稼先》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延伸到“读英雄故事”专题阅读活动,引领学生品味红色经典,赓续红色血脉。多种多样的专题阅读活动助力学生从兴趣阅读走向深度阅读,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核心素养,健全学生人格发展。
读书展评活动促读。利用图书馆连廊、读书空间、和润书院等场地,西源读书会定期展评学生读书活动成果,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。例如,对学生制作的阅读卡、书籍、书签乃至书柜等进行展评,不但颁发奖状,还将优秀作品拍成短视频;开展“最美小读者”评选活动,展示与推广“最美小读者”的阅读成果,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、习惯阅读、主动阅读。
西川中学还结合西源读书会的活动策划,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教师系列阅读活动。这既为专业教师成长拓宽路径,也为其引导学生阅读提供支撑。
教师教研活动促读。每学期,西源读书会都会精选一批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技能的书籍,并免费发放阅读学习。同时,在“和润书院”设置杂志栏,征订专业期刊30余类,党政期刊10类,报纸9类,以及在微信平台的“行业资讯”“家校社区”板块,及时推送最新的教育资讯和书目。这既引领教职工接触社会热点和时政焦点,也便于教师将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素材有机融合,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。西川中学以名校长工作室共读活动为引领,组织全体教师共读教育、哲学、心理学等方面书目,并收集教师意见或建议,形成“心愿书单”,优先采购或置换。
举办特色论坛促读。每周,西源读书会都会举办颇有特色的“西川论坛”,尤其是针对教师开展专题性阅读,鼓励其通过发掘教育现状,探究教育教学策略,谋求学校高质量发展。一次次的“西川论坛”展示,既是教师通过专业化、主题式阅读之后对教育智慧的凝练,也是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的碰撞。惟其如此,教师业务水平才能精进,课堂才可能提质增效,学校发展才可能越来越好。
此外,西川中学一贯倡导校家社协同阅读,以三者合力共建“和润西川,学载未来”读书品牌,形成“小我影响大我”的全民阅读好生态。面向未来,全体西川人将始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,引领学生修身正己,获取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