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专题研究/学园动态/学园动态 | 企业办校+港口基因+技工教育,校园文化可如何打造?
学园动态 | 企业办校+港口基因+技工教育,校园文化可如何打造?
概况

邀请了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原校长董家彪教授、广东技工教育督导评审专家杨敏书记、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陈粟宋校长、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总编辑王永江、学园设计总裁赵雅君参加此次会议,共同就“广州港技工学校党建引领下的文化体系建设”的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。



详情

技工教育任重道远

文化赋能助力梦想远航


2021年12月,人社部、教育部、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《关于印发“十四五”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通知》(人社部发〔2021〕102号)明确提出“突出职业技术(技工)教育类型特色,深入推进改革创新,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规模”。

作为创办于1975年的广州港技工学校,是隶属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公办全日制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,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以港口专业为特色的技工学校。为响应国家战略、回应党建精神,培养新时代创新型拔尖人才,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,推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,引领学校优质发展,广州港技工学校期望针对学校定位、育人体系、文化积淀、精神传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梳理提炼,构建全新的文化体系,并以此为校园空间建设助力,打造精且强、有特色的技工学校。


专家支招

为学校指明校园文化建设路向


董家彪

特聘教授

硕士生导师

曾任广东省旅游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

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


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,从学校内生成的精神与文化,更能获得全校师生认可,更具有心灵搏击的动力。广州港技工学校具有独特的企业血脉、港口办学特色、立足港口的办学思想,我们可以从这些具象的特征提炼意象的特色文化,融入港口文化、企业文化、码头精神,打造具有广州港技工学校的特色文化。依托学校传承的码头精神,提炼出通达、包容、尚技、笃实等相关内涵,可在顶层体系构建中融合与应用。


杨敏

广东技工教育督导评审专家

机械高级讲师、教育管理正高级讲师

先后被评为“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”、“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卓越贡献人物”、“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”、“首届广东省职业院校杰出校长”


技工教育,应当通过文化立校,做到“三自”。文化自觉,基于学校的办学历史,梳理出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;文化自强,广州港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一、产教融合办学模式,可以做精做强;文化自信,要培养师生的人文气质。技工办学就是办专业,技工教育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,是为产业发展服务,为工业化发展服务,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。


陈粟宋

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长


除了建设精神文化,还需要改善物质文化、环境文化,让文化理念通过主题雕塑、文化景观、设施设备等实现对全校师生的文化熏陶。广州港技工学校内要展示企业文化,可以打造校友林、同心林、企业林等园林,展示广州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。还可以形成校园文化读本,完善规范文化、活动文化等,推动校园文化的落地与执行。


王永江

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总编辑


学校与海港关系密切,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可以在校内打造古今中外的海港文化大观园,成为世界海港文化集大成者。学校还可以结合国家的海洋战略,构建面向2035的品牌战略规划,打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建设规划。在办学实践中,可以进行招生事件策划,通过校本研修培养教师,将广州港技工学校打造为全球最好的海港学校。


赵雅君

学园集团总裁


广州港是全球前十的港口,可以说既是广州港,也是国际港。广州港技工学校对培养大国工匠具有先天优势,可以通过校友成绩进行佐证。文化体系可以基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梳理,学校需要思考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人、老师如何引领学生成长、学校未来的愿景等方面。


本次专业研讨会上,各位教育行业专家们进行深入交流、分享、碰撞,广州港技工学校石文明书记也参与讨论,并对专家的观点表示认可。在未来的顶层文化建设中,学园团队将进一步梳理各位教育行业专家们的观点,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,提炼学校亮点,做出具有技工教育特性的顶层文化,共同助推广州港技工学校在党建引领下的校园文化之路走得更远。